死刑之後還能夠彌補生命的逝去嗎?

電影《贖罪風暴》的簡短影評

江羿賢
Oct 6, 2022

前言

昨天去看了場免費電影,是《贖罪風暴》的特映會。

想說看了部免費的好看電影,就來寫個影評推廣一下這部好片吧🥰

《贖罪風暴》是部伊朗片,挺特別的。因為台灣能接觸到的伊朗電影似乎挺少的,畢竟不符合主流電影市場的品味。

我自己比較有印象的是《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天堂的孩子》,有趣的是這兩部片的主角都是小孩子,也都以日常生活為主要題材,不去碰觸較為敏感的議題。

這可能是因為伊朗當局對於影業的審查非常嚴格,所以在國內要過審只能拍這種以孩童為主的題材。

《天堂的孩子》劇照(找不到圖源QQ)

劇情簡介

而《贖罪風暴》是以伊朗的一名單親媽媽米娜為主角,描述她的丈夫因為冤獄被國家意外錯殺後,獨力撫養聾啞女兒碧塔,同時還得去乳品工廠工作才能勉強扛起家計。

而電影中處處體現了一名女性在伊朗生活的難處,租屋市場對寡婦的歧視、與其他男性朋友距離太近而導致的蕩婦羞辱等等。米娜在生活與社會壓力的夾縫中求生存,深怕一個不注意就因為繳不起房租被趕出房子。

沒想到命運給她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司法部門告知她亡夫的案件翻案了,她的丈夫其實是被冤枉的,而國家願意賠償她二十億土曼(約為新台幣18萬)作為補償。

米娜當下情緒直接潰堤,因為她無法相信自己丈夫的生命就如此草率地被司法機關給奪走了。而國家只是想要給錢敷衍了事,並將這件事解釋為「神的旨意」,推託自身的責任,並無意去展現國家對此的遺憾,以及相應的誠意。

米娜認為她丈夫的生命不應該只用金錢賠償得以彌補,於是決定隻身對抗整個國家體制,透過不停的走訪法院、投稿報紙陳情,最後甚至控告負責審理該案的法官,以這種方式來捍衛丈夫應有的生命尊嚴。

而在這過程中,一名自稱是其亡夫的「朋友」,名為雷薩的男人,前來其住處找她,提到他跟亡夫借了一筆錢尚未償還,於是米娜得到了一筆救命錢。爾後這位「朋友」也讓米娜以極低的價格入住他的另一棟房屋,並在生活中處處幫助她。

米娜因此感受到來自於他人的溫暖,也有勇氣與力量去面對夫家對於碧塔扶養權的爭奪。

而這位朋友的真實身分是本片的戲劇張力所在,至於他究竟是誰,在此就留給大家去電影院找尋答案了。

總結而言,全片主要圍繞於伊朗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敵意,以及米娜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求生存並爭取權益。同時也逐步帶出雷薩身分的真相,並以雷薩身分的揭露作為本片最後的高潮點與結局。

《贖罪風暴》電影劇照(圖源:海鵬影業)

電影當中的象徵解讀

電影的開頭、中間、與結尾皆有一個極具象徵性的場景:在一座監獄當中,一頭白牛被眾人所包圍,矗立於監獄廣場的正中央。

而開頭也引用了《古蘭經》第二章〈黃牛章〉的寓言,筆者後來去網路上找尋了古蘭經的文本:

當時,穆薩(摩西)對他的宗族說:「真主的確命令妳們宰壹頭牛。」他們說:「妳愚弄我們嗎?」他說:「我求真主保佑我,以免我變成愚人。」
(古蘭經第二章第六十七節)
他說:「我的主說:那頭牛不是受過訓練的,既不耕田地,又不轉水車,確是全美無斑的。」他們說:「現在妳揭示真相了。」他們就宰了那頭牛,但非出自願。
(古蘭經第二章第七十一節)

這個寓言展現的是要遵守神的旨意的告誡意涵,因此即便在不情願的狀況下,穆薩的族人仍宰殺了那條牛。

此處的牛象徵的其實是被錯殺的米娜的丈夫,他被錯殺後司法系統的人們也是用一句「這也是神的旨意」作為推託之詞。

但有趣的是,電影中所呈現的是白色而非黃色的牛,其實就象徵著他們所錯殺的人並非是神的旨意。(因為神指稱的是黃牛)

而白牛一般是以獻祭為主要用途的,而片頭的場景象徵的便是那些在伊朗這座監獄那混亂的司法系統下被錯殺、被犧牲的無辜可憐人。

這座監獄不只是女性權益的監獄,更是奪取了許多無辜人民生命的牢籠。

補充伊朗是目前全世界每年(已知)執行死刑人數最多的地方,這當中冤獄錯殺的人數、判刑的草率程度令人髮指。而本片也是導演根據其父母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算是一部伊朗的血淚史。
電影劇照(圖源:海鵬影業)

關於導演

本片的導演是瑪莉雅姆莫卡達(Maryam Moghaddam),她在國外讀完藝術學院後回到伊朗成為演員。

她同時身兼了這部片的女主角。 這部片在籌拍階段時就導致她被伊朗當局沒收護照,限制其三年內不得離開伊朗,是導演趁著其被「軟禁」期間與丈夫將該片劇本完成。

拍完以後想當然爾也過不了伊朗當局的電影審查,只好透過國際影業讓本片成功上映,隨後在柏林影展一舉勇奪觀眾票選獎而成名,至今也有十幾個國家購買其電影版權。

本片也是導演依照其父母的生命經驗改編,只能說十分地寫實與震撼。

身兼導演與女主的瑪莉雅姆莫卡達(圖源:Getty Images/Vittorio Zunino Celotto)

個人評價與結尾

若從電影拍攝手法而言,我這個外行人可能無法評判些什麼,但我很喜歡導演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將鏡頭固定於場景中,以人物之間的對話推動故事進展,並且從中凸顯出人物的特質與情感起伏。

電影整體的視覺效果也與我們所習慣的歐美主流風格不同,畫面中較多的伊斯蘭世界元素也是其與一般我們能接觸到的電影的不同之處。

而電影當中其實還有著其他隱喻,除去前述提及的牛的象徵意涵外,其實片頭引用〈黃牛篇〉也是有其巧妙之處。

因為〈黃牛篇〉也是《古蘭經》中大量提及女性權益的一個篇章,其中提到女性在離婚後有自由選擇伴侶的權利,以及女性擁有經濟自由的權利,這都與電影的情節相呼應,我想這反映了導演本人對於伊斯蘭世界女權議題的看法。

這或許是我的過度解讀,也可能是作者的小巧思吧。

總之,非常推薦大家去影院支持一下這部片,10/7號正式上映喔😍

連結:本周的電影的上映場次與時間

感謝你/妳看到這裡!

電影海報(圖源:海鵬影業)

--

--

江羿賢

台灣大學政治系雙主修社會系畢業,想把自己所想的、觀察到的分享給身旁的大家,並期許自己的文字能給讀者帶來共鳴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