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場域大亂鬥 EP(一):大學國文必修爭議

相關論點釐清與個人觀點

江羿賢
20 min readFeb 12, 2022

零、前言

嗨大家,開學日正在逐漸靠近,初三時就回到台北了,窩在會辦和宿舍裡寫下這篇文章,花了三天寫完與修改,只是拖到今天才發。

想寫高教相關的議題很久了,最後決定將其變成一個系列,而這個系列文章就決定取名為高教場域大亂鬥吧,來紀錄一下學生會與校方(沒有)相愛(只有)相殺的日常,當然主要還是我個人的想法。當然,如果有第一集就表示後面還會有其他議題,大家就敬請期待吧。

在上學期末年關將至之時,2022年1月18日,教務處與共教中心、中文系合辦了一場「大學國文課程改革公聽會」,現場有約80位同學老師齊聚博雅102,對大學國文議題進行提問與討論。

而後續學生會的貼文引爆了對於大學國文是否廢除必修的討論,內文簡略而言為在公聽會中,學生會節錄了中文系教師回應現場提問的相關發言並逐條以激進的方式駁斥之。

針對此則貼文,校園內不少學生於校內交流版發表意見,亦有教師發文提出相對應的看法,更有相關媒體報導

討論的爭點在於對於大學國文的廢除與否有所出入,而雙方各執其論點,但在公聽會上的討論卻無法達成共識,進到公眾討論之時甚至有失焦的問題。

因此本文會先試著梳理這場爭論的脈絡,從大學國文的緣起開始介紹,指出共同必修於大學課程的意義何在,以及大學國文歷來的演變;接著試圖釐清與歸納目前對於大學國文是否應當作為共同必修的爭論當中的各方論點;以及那些無法在公開場合說出口,高教場域公開的秘密;最後則是筆者的個人觀點與反思與結語。

附註:筆者為台大學生會學術部高教小組副組長,但本文並不代表台大學生會的立場,而是以個人立場發布。

一、大學國文的今生前世:共同必修的源起

首先,筆者希望先開展在這場討論中大家對於共同必修的共識,這樣才能繼續接下來的討論。

大學共同必修課的意義在於社會與學校(90年代後為學校,但其實學校也映射了社會的期待)期待不分科系的大學生於大學階段中應學習和具備的基本能力

這是討論的前提之一,很重要,希望讀者們有共同的認知,因為這會牽涉到後續的討論。

接著來談談共同必修的歷史,關於大學共同必修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在1990年代前,大學的共同必修課程是由教育部統一訂定,當時的共同必修有國文、英文,甚至有國父思想、中國通史、中國現代史等。

筆者認為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課程大部分是配合當時國民黨政府統治者的意識形態所設立,統治者希望藉由大學教育讓學生共享著大中華的歷史文化與意識形態,以此鞏固其政權。

1994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學法實行細則中規定「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由教育部邀集各大學相關人員共同研訂之。」也就是說此時教育部下放了些許權力給各校訂定共同必修。但在1995年,大法官釋字380號(註一)直指大學共同必修不應由教育部邀請各校共同訂定,而是讓各校自行決定,從此之後訂定共同必修的權力就回到了各校手中。

而我們的主角,大學國文,最早是於1958年被教育部訂定為各大學之必修科目。而台大的校訂共同必修經歷了多次的改動,刪除了軍訓、歷史與國父思想等後,現在剩下國文、外文、體育與通識。

大學國文也於近年開始變動,在前任文學院長的推動下,從原先6學分必修,變為與通識兼容,可選擇修3學分即可,在課程內容上也有所變動,除去文本閱讀外,也加入書寫論述的相關元素。

於近年台大學生會(至少據筆者所知,從上上任凃會長時就以廢除大學國文必修作為政見)對於國文作為共同必修的必要性與正當性提出質疑,由此開展了後續一連串的討論。學生會在去年6月18日於教務會議的廢除國文必修提案未通過,中文系大力推行作為替代方案的免修考也收效甚微。因此這個議題也就延續到了現任張會長的任期當中,持續受到學生會的關注。

二、大學國文必修與否的各方論點

1.大學國文作為共同必修:人文素養、文化傳承與寫作表達

支持大學國文作為共同必修的論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著重於文化層面的人文素養與傳承,另一類則是強調大學國文對於寫作和表達能力的實用性。

a.文化層面的人文素養與傳承意涵

歷史系吳教授的臉書貼文中提到,在當今「實用主義」氾濫的社會當中,強調物質與經濟發展的結果是人們往往缺乏內在氣質與涵養,而「人文素養」便是決定一個人內在氣質的重要根本。吳教授認為,在國高中時期囿於實用主義式的升學體制,國文課無法發揮其陶冶「人文素養」的功能,所以「人文素養」需在大學階段繼續加強,而好的大學國文課能達到這樣的功效。

此處會激起筆者的疑惑,究竟何謂「人文素養」呢?

可惜的是,吳教授似乎並無對此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可以發現其認為「人文素養」與語言的「思考、表達與寫作」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因為語言的「思考、表達與寫作」影響了「人文的深度、內涵與美感」,而吳教授認為這些是好的大學國文能夠教授的。

再者,從課堂教授的內容對於「人文素養」的培養而言,吳教授認為並不能只依賴強調實用性的寫作課程或現代文學,而更多的需要中華文化中文言與古典的傳統,因為後者擁有極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

吳教授於後續的貼文也指出,近年西方的語言學轉向使我們開始認識到人類一切學術思想與文化,尤其是人文類,都與其所用語言有最深切的關係。由此,他相信中文所承載的傳統有其價值,而當今的大學生也需要依靠這樣子的傳統陶冶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吳教授所稱的「人文素養」或許可以將其理解為:除去強調實用性的寫作能力與現代文學而言中華文化的經典與文言傳統等文化層面的意涵反而更為重要,因為這樣的文化思想與價值觀有其價值,更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其也需要在當代繼續傳承,由此指出大學國文作為共同必修的功能。

此外,有論者言,國文必修的廢除也牽涉到了「去中國化」的意圖,這樣的論述也是基於國文作為文化傳承的意涵使然,後文也會對於這個看法進行討論。

b.實用層面的寫作與表達能力

除去吳教授提到語言能力對於寫作與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外,對於大學國文實用性的強調,也是中文系教師一直以來欲證明國文必修的重要性的主要論點。

中文系潘副教授於公聽會上提到,大學國文對於語文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是最後一次提升語文能力的機會,倘若將其廢除這些學生此生就再無改善的機會。而中文系兼任葉助理教授也提及,以大學國文的實用性而言,學術寫作也是中文系將來能夠教授的,寫作中心的師資也都是中文系出身。

而相較於一般的寫作課程,大學國文更為強調對於文本的閱讀與思辨。由此能夠發現中文系教師十分強調大學國文基於其能夠改善學生的寫作與表達能力,同時也注重對於文本的閱讀能力。

當然,中文系教師也提出確實大學國文有改進之處,如可以更加強調「學習撰寫學術報告」的學術寫作能力,以及與其他系所或教授合作等。但在共同必修廢除的論爭上,中文系仍是堅決反對,其仍堅持大學國文能夠培養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共同基本能力。

2.大學國文應當作為通識課

a.通識性質與自由選擇

學生會的立場是大學國文並不具備成為全校共同必修的必要性與正當性。

首先,學校並無權力限制學生的選課自由,大學國文應當和八大通識領域相同,供學生自由選擇。且學生會認為中文系並沒有提出合理的回應以證明大一國文必修之正當性,且為何只能由中文系開設「訓練語言能力」或是「訓練寫作能力」的必修課程,而非由各系所自行開設呢?

接著是國文必修的必要性,學生會去年的貼文【大學國文改通識-FAQ】指出現行的大一國文課程較接近通識性質,對於經典文本的閱讀與文學鑑賞的能力,本質上與其他通識課程欲提供非本科學生之跨領域素養沒有差別,因此應當變成選修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修習與否。

總的來說,從國文必修與否的必要性與正當性而言,學生會認為那些被中文系教師強調大學國文能夠訓練學生獲得的能力,如經典閱讀與思辯、文學鑑賞、人文素養等,以通識的形式也可達到相同的教學效果,不需要透過必修形式;而對於寫作能力的培養,則可以另立一個A9寫作表達通識領域,既可以由各系所自行開設,而非侷限於由中文系授課,學生也可選擇較符合自身需求或由自身專業領域教師授課者,而非只能選擇由中文系開設的課程。

b.基本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不同

學生會認為台灣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已經接受十餘年的語文能力訓練,且該階段的教師大多也是中文相關科系出身,就此時長而言語文能力似乎已無繼續於高等教育階段培養的必要性。倘若中文系教師以學生語文能力不足作為國文必修的理由,反而是在間接承認自身學系訓練出的教師並不具備教授語文的能力嗎?

三、高教場域中的佛地魔:教師員額問題

前文試圖釐清各方論點後,接著筆者想來談談那些在高教場域中公開的秘密。這些秘密你知我知,但又無法於公開的會議當中當眾指著這件事明講,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無法直呼其名。大家反而會拐彎抹角,打著看似有正當性的大旗掩蓋,正如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將自身階級的利益說成普遍利益,這很弔詭,但卻是現實。

(咦,那誰是食死魔呢?)

1.教師員額分配:牽一髮而動全身

關於大學國文的必修廢除為何會引起中文系的強烈反彈,筆者認為除去上述提到的文化傳承的因素外,教師員額因素反倒更加關鍵。

首先,每所大學的教師員額是固定的,因此教師員額對於各學系而言是十分珍貴的資源,而各系所間被校方分配到的師資員額並不相等,這方面可以從生師比一探究竟。(註二)

而目前大學部平均的生師比為12.6,意即12.6名學生能夠分配到一名教師。那麼大家知道撇除護理系和剛成立的醫工系,生師比最低,也就是分配到相對較多資源的是哪個系嗎?

沒錯,正是中文系,其生師比為5.3,不到六人就可分配到一名教師。

而再來看看其他各個大系的生師比,如工管系為34.3、政治系27.6,法律系23.3,於教學方會面臨到教師不足的問題,連帶影響學生能夠修到的課也有限,而教師也會承擔較大的授課壓力。

而前面提到,每所大學的教師員額是固定的,那為何中文系能夠分配到那麼多員額呢?

道理也很簡單,有需求就有供給,如果沒有需求怎麼辦?那就創造需求。

筆者並非指大學國文是由中文系主導而變成必修,而是指涉大學國文的必修與否會嚴重地影響到中文系現有分配的員額

中文系目前能夠被分配到如此多個專任教師,很大程度是因為大學國文是共同必修,因此校內對於中文系教師的需求十分龐大。倘若廢除大學國文必修,勢必會影響到校內對於中文系教師的需求,進而導致中文系的員額變動,因為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中文系教師了。

這背後亦牽涉到中文系每年培養出的文學人才過多,台灣社會似乎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文學人才,而那些因為必修改動而受影響的教師於學術就業市場上尋找工作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筆者在此並非針對中文系,因為這是大多數文組科系面臨的現況,就業市場飽和的狀況導致符合自身專業工作難尋,並非中文系獨有現象,只是鑑於本文討論主要涉及的對象是中文系才會以此為例。

若再扯遠些,減招學生或許是個解決現況的好方法,長久而言就能降低就業市場的飽和度了,但倘若中文系減招學生,又會連帶影響到了教師員額的分配,因為需求減少了,在彼此環環相扣的狀態下使得只要大學國文廢除必修對於中文系的影響極大,這也難怪中文系會如此強烈地反彈。

2.先前的廢除必修經驗:中國通史與中國現代史

討論到此要稍微發散一下,不知道大家心中會不會升起一股疑惑,為何當初廢除其他共同必修,如歷史或國父思想時,並未引起如國文一般的軒然大波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對此,筆者必須先坦承,對於國父思想廢除當下的脈絡我可說是知之甚少,只大略知曉國父思想的廢除很大程度是近日逝世的經濟系張清溪老師所推動,可惜沒有把握機會去了解這段歷史。而筆者也曾聽聞,國發所(舊稱為三民主義研究所)的員額似乎未因為國父思想廢除必修而改動,因此有些膨脹,但同樣無法查證當年是否有員額變動與膨脹的情形。

(這部分需要去調查國發所歷年系所師生比才能得知)

而歷史共同必修的廢除,是2006年的事。由於有一定的時間隔閡,相關資料亦難以查詢,因此筆者以學生會的身分去訪談對此有所了解的資深教授,但就不便透漏姓名。

於訪談中筆者得知,當時廢除歷史共同必修是由校方所主導,請注意,是校方自行主導歷史共同必修的廢除,這與現在國文必修由學生會推動有著極大的差別。

而當我們問起當時有無反彈聲浪時,教授表示沒有,校方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就成功推動了歷史必修的廢除。其認為主要是因為當時歷史必修帶給歷史系過大的教學負擔,因此當時教授歷史必修的多半為在校的博士生或兼任教師,而非系內專任教師。而當時的兼任教師與博士生處於行政體制外,無法對於廢除必修發聲。(註三)且當時TA制度也開始實行,博士生能夠轉任TA,也有相對應的彌補措施。

上述原因就是為何歷史必修的廢除於校內並無激起相對於國文那般的反彈聲浪。

四、筆者的個人觀點

其實前文也參雜了不少筆者的個人想法,只不過有些並未詳細提及的部分需要獨立成篇,因此後文會採用分別描述的方式補足筆者對於這個議題的不同想法。

1.文學與學術寫作的差異:那些他們沒說的事

可以發現到前述中文系教師,如中文系兼任葉助理教授提及,以大學國文的實用性而言,學術寫作也是中文系將來能夠教授的,寫作中心的師資也都是中文系出身,以此中文系能夠教授學生學術寫作與表達能力做為捍衛國文必修正當性的理由。

筆者認為這個論點有三個問題,首先,寫作表達與中文系的文學專業有一定的差異性;再者,各系的學術寫作風格與要求也不盡相同;最後,寫作中心的師資確實有中文系的沒錯,但並不是台大中文系出身的,而各校中文系的學術風格也不盡相同,因此不能將中文系出身一概而論。

a.寫作表達能力與文學的反表達兩者相互矛盾

朱宥勳近期的影片《大一國文廢不廢?幾個常見的邏輯問題,以及文學問題》中提到了這點,他指出中文系所擅長的寫作能力是文學寫作,文學寫作強調的是對於瞬間細膩情感的描寫,是文字的特技表演,與日常生活的表達能力(如論說文在意前後文間的邏輯一致性與因果關係)背道而馳,因此文學作品有時甚至是反表達的。中文系的教師聲稱自己有教導學生寫作表達的能力,我想這點是存疑的,至少從邏輯上而言有些矛盾。

倘若中文系捍衛國文必修的正當性來源之一是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不足,那學生在國文課該學習的就不是這些教師擅長的文學表達,而是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寫作或是學術寫作能力的需求,但很可惜的是,台大中文系的學術訓練似乎並無顧及到這塊。

筆者本人並不清楚台大中文系的課程安排,但根據某位匿名教師提供的資訊而言(註四),台大中文系是台灣最為保守的中文系,其針對學術寫作能力的課程是幾年前才開設,且並非必修,也就是說台大中文系除去近年的碩博士畢業生缺乏現代意義上真正的學術寫作訓練,可見系所內部風氣對於學術寫作能力其實不太重視,否則學術寫作課程理當列為必修,而台大中文系內部師資能夠教授學術寫作能力的也屬少數。

由此,中文系教師關於大學國文能夠訓練寫作表達能力的論點筆者認為並不具說服力。

b.學系間的學術寫作風格差異極大

這點也是朱宥勳的影片中有提及的,筆者也十分認同。不同科系的學術寫作要求本來就不同,以筆者身處的社會系而言(抱歉了政治系),筆者並不認為中文系能夠理解社會系的學術寫作對於問題意識的追求,那何以由中文系來教導各系的學術寫作課程,更遑論其本系內部也不強調學術寫作能力。

c.校際間的中文系學術訓練亦有差別

台大中文系的教授提出寫作中心的教師亦為中文系出身,以此當成中文系能夠教授學術寫作的論點之一。

但筆者認為,校際間的中文系所的學術寫作風格亦會有所差異。如清大中文系在多年前就已經全力推動一套可操作的學術寫作模式,並將全校的大一國文改成寫作課程。(註五)

寫作中心的教授學術寫作的師資可分為中文組跟英文組,中文組的兩位人員
蘇虹菱專案助理教授 與 趙雄健兼任講師 均為中文系出身沒錯。但蘇教授是清大中文系體系培養出的博士,而趙講師則是師大國文系的博士候選人(註六),與台大中文系的訓練並無太大的相關性,因此筆者認為這樣子的說法也不具說服力。

2.文化和語言的政治性:「國」文究竟是誰的「國」?

前述吳教授提及了作為共同必修的國文課程於人文素養的培養與文化傳承的意涵,而我們對於共同必修的認知是「學校期待不分科系的大學生於大學階段中應學習和具備的基本能力。」當大學國文變成共同必修時,即意味著對於人文素養的培養與文化傳承是每一個大學生都需於大學階段學習的。

但以文化傳承的角度而言,教授中華文化經典的大學國文課程是反映了學升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與傳承。這在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下是被大力推行的教育方針,也是當時的政府期待學生需要學習的重點之一。

爾後經歷了解嚴與民主化的政治歷程,目前台灣是座國族認同分歧且多族群多語言的島嶼。

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不只是日常生活溝通的媒介,更承載了該族群的歷史文化,進而形塑了該族群的政治認同,因此語言與文化是具有政治性的。

而大學國文背後的政治性,亦即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筆者認為其不應也不能變成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學校應當尊重各族群的語言與文化獨特性,讓學生自由選擇要修何種語言課程,而非將大學國文作為必修,以此要求學生只能學習中華文化。

a.中華文化的價值並非只有中文系能教授,也並非要透過必修的方式傳承

筆者在此並不是想貶低中華文化的價值,相反,筆者在政治系林俊宏老師的中國政治哲學課堂中收穫良多,當孔子的思想從課堂的八股文中解放出來,以另一種的詮釋方式呈現出來時。筆者第一次領悟到原來儒家思想並不是如此的無趣,其也有能夠觸動我的地方。先秦儒家的思想確實十分有魅力,但因為後續政治力的作用,因應統治者的意識形態而逐漸轉變為國高中課堂上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實在是非常可惜。扯遠了,這其實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傳承並非要透過中文系,也可以由其他人文系所教授。

而筆者自身也有修過大學國文,修的是李存智老師的宋元明清話本選讀,這也是堂很棒的課,話本小說的內容十分有趣,老師的詮釋也很讚,我每堂課都有上且認真聽完。但相信大多數跟筆者一樣修過大學國文的同學都應該會有相同的感受,國文課的性質其實和通識大致相同,大多是對於文本的閱讀與詮釋,加上少量的寫作作業。

筆者認為,大學國文本身會基於不同教師而有不同的授課品質與評價,而由必修轉為通識後,原先本來評價高的好課並不怕沒有人修,且本來必修時好課就難以選到(像某位老師開的莊子好像就是這樣),並無改變。而學生就不會遇到評價較差的課程與教師,對於學生的受教權益更有保障。

總的來說,「國」文是誰的「國」?不知道,但肯定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3.純粹從一個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想被必修限制

筆者認為這大概也是大多數同學的出發點,不希望被大學國文的必修學分限制住,能夠擁有自行選課的自由,非常簡單與實際,就不贅言了。

4.其他共同必修也需被檢討

這是中文系陳副教授於公聽會上提到的問題,而也有一位同學提到學生會對於雙語教育的關注力道比起國文必修而言弱許多。筆者認為學生會貼文的回應並不到位,中文系提出的反質疑確實也需要回應,但其實學生會對於英文必修和體育一直都有關注,跟推動廢除畢業門檻等。

而對於現行雙語教育與英文必修的關注後續還會有動作,筆者剛好就是負責這一個議題的,因此想澄清學生會並非沒有關注,而是還未將目前的成果展示給大家看,筆者自己也還會再另寫文章討論,還請拭目以待,感謝。

五、結語

綜上而言,筆者認為共同必修代表了學校或社會對於一個大學生基本能力的期待與要求,但這樣的期待與要求是需要時刻被檢視且並非不可改動的。倘若師生間無法達成共識,且校方與教師無法對於學生的質疑提出具有說服力的看法,那筆者認為共同必修就沒有存在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可言。

而對於身處高教場域的筆者與同學們而言,無論你是否已經修過大學國文、無論你對於大學國文的想法為何,筆者希望大家能夠保持對這個議題的關注,讓這個議題能持續地被推動,最後朝向對於全體學生有利的結尾吧。

很感謝你看到這裡,辛苦了,這篇文真的很長,耗費了我三天的時間跟大量心力,倘若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跟我說或在貼文下留言,不管是批評還是鼓勵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再次謝謝你的閱讀!

(底下是個人寫作上反思的部分,有興趣再看即可)

六、作為筆者於寫作上的個人反思:身分與寫作上的倫理

首先想先來談談為何會想寫這篇文章。誠如我開頭所言,我是學生會的一員,同時對於這個議題有所關注,加上近日的論爭使我有想將這一切整理並提出我的看法的衝動,我寫作並不是為了代表學生會發言或是跟中文系有仇,純粹就是有股想寫下來,想讓身旁的人理解高教場域的現況以及我的觀點。而剛好在學生會內部能獲得的資訊讓我比起外人又能對這個議題有更多的認識,因此文章的寫作上也大量使用了學生會內部的資源。

當然這會引起大家對於我這個筆者的質疑,懷疑我於寫作呈現上偏袒學生會,畢竟資料來源與身分上皆與學生會十分靠近。在此我也必須承認這是寫作上難以避免的問題,身為筆者一定會有自己的立場,但作為筆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誠實、坦白自己的想法,並盡力忠實呈現各方論點,以及公開自己使用的資料來源以供查證,還有提出自己論證的前提為何等等。

我認為我在這次的寫作上已經盡力做到上述我對於自己的要求,能給的資料來源都附上了,而自己論證的前提與論證的邏輯也努力呈現給大家看了,也盡可能地還原各方的看法,希望我真的有做到吧。

不過我自己也覺得這篇文章的缺失在於我過度仰賴學生會單方的資料,缺乏中文系教師的聲音與論述,無論是反對必修廢除或是支持皆然。(網路上唯一公開的是歷史系的吳老師,因此我也只能用他的說法作為代表)這是因為廢除必修所牽涉到的系所利益過於龐大,就算中文系內部有不同意見也不敢公開發表,所以才會需要透過匿名的形式呈現。我也無法找到反對廢除必修者進行訪談,釐清其真正的想法為何,佛地魔的力量過於強大,在此無人敢說真話吧...但這確實是這篇文章的缺陷,不可否認。

最後則是我覺得自己整理各方論點的能力可能還需要再加強,這是我覺得整篇文章最困難的部分,希望大家有更加理解這個議題,以上。

七、附註

註一大法官釋字380號 理由書

大學之必修課程,除法律有明文規定外,其訂定亦應符合上開大學自治之原則,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 二條第三項規定:「各大共同必修科目,由教育部邀集各大學相關人員共同研訂之。」大學法並未授權教育部集各大學相關人員共同研訂共同必修科目,大學法施行細則所定內容即不得增加大學法所未規定限制

註二:以下生師比資料來源為學生會內部,筆者並無再去查證,若有偏誤還煩請指教,感謝。

註三:現在似乎兼任教師也能表達意見了(?)

註四:此資訊尚未查證,倘若有熟知中文系課程的朋友也可提供相關資訊,感謝。

註五::此資訊亦為註四的匿名教師提供。

註六:兩者的學歷均於網路上查詢得來,搜索關鍵字 xxx 學歷即可。

八、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受訪者

一位匿名資深教師

文章資料提供者:

台大學生會、一位匿名教師

台大學生會過往的相關貼文

【教務改革系列 — 大學國文懶人包 】,2020年4月3日。

學生會109–2針對大學國文提案FAQ,2021年6月15日。

110–1教務會議,學生會質疑免修成效,2021年10月22日。

大學國文課程改革公聽會,2022年1月22日。

反對廢除必修相關意見

大學國文課程改革公聽會內文節錄,2022年1月22日。

歷史系吳教授於臉書的相關貼文:

為何要必修大一國文略論,2022年1月26日。(留言區也可去逛逛)

吳教授針對前文的相關回應,2022年1月28日。

相關議題影片(大家可以再去看看這些影片)

志棋七七,明明不是中文系,為何一定要修國文才能畢業?「大學國文課」應該廢除嗎?,2021年8月17日。

朱宥勳,大一國文廢不廢?幾個常見的邏輯問題,以及文學問題,2022年1月28日。

台南的三級古蹟海山館,那天的光線實在是很讚

--

--

江羿賢

台灣大學政治系雙主修社會系畢業,想把自己所想的、觀察到的分享給身旁的大家,並期許自己的文字能給讀者帶來共鳴與幫助。